红山动物园是个有理想有情怀,以动物为本的动物园,希望更多的人关注。
在一本名叫《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的书中,科普作家、动物园爱好者花蚀把红山动物园评价为华东乃至全国最好的公立动物园之一。2018年,花蚀在微博上发下宏愿,要用四个月的时间,去中国的41座城市,逛遍56座动物园,结束之后,写本点评国内动物园的书。彼时他在微博上有200万粉丝,这趟行程了引发整个动物园行业的关注。
他最后在书中这样评价——
好的动物园不仅会让游客获得愉悦和知识,并最终将所有的收获和感悟体现于日常行为的改善;这种行为的改变会减小对环境的压力,从而让人类和这些可爱的野生动物都能更长久地存活在地球上。所以,每个人都有责任把动物园变得更好,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那时,国内大多数动物园还比较原始,挖一个平地,用铁笼子和水泥,把动物关起来。但红山动物园很特别,它的动物还保留着野性。狼会在水边埋伏,等野喜鹊飞下来喝水,嗖一下扑出去摁住。它还会自己刨坑打洞,把小崽生在里面,饲养员第二天早上捡到一窝狼崽。那是在野生狼身上才能看到的行为。
红山的动物有不被人看到的权利,豹猫天性胆子小,红山动物园的豹猫馆为它设置了很多藏身之处,游客在一丛丛灌木的缝隙中才能寻找到它那双发光的大眼睛。红山有自己的生态,除了是动物的家,它还有许多原住民,比如熊谷旁边是一片灌木丛,夏天晚上有特别多的野生萤火虫飞舞,有时候还能目击到出来散步的野生的貉子和狗獾。
取消动物表演
当时在国内,存在两种声音。一种声音很功利,认为动物园就是用来赚钱的。另一种声音则站在道德高地,认为动物园本身就有原罪,通过剥夺动物的自由来满足人类的观赏趣味。
但沈志军想要一个不一样的动物园。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贡献给了这件事。先是取消动物表演,契机是2011年,住建部出台了172号文,要求保障动物福利。但对于国内的许多动物园来说,动物表演是创收的重要方式,大家都选择观望。
沈志军最先推动这件事。当时红山的班子里有人提出反对,觉得这会让动物园陷入经营困难。李梅荣回忆,那段时间,园里反反复复开了很多会,“阻力很大”,但不管别人提什么反对意见,沈志军的态度很明确:“我们动物园应该引导公众,而不是简单的迎合”。
取消动物表演之后半年,的确出现了客流量的下降,许多带团的旅行社一听表演没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动物手账
各种手帐科普知识,所有动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所有饲养员都能分清谁是谁。还有动物行为记录手帐。






用生态的方式善待动物
那一刻,沈志军豁然开朗,最高境界的动物园应该是EEP那样的,尊重和保护动物天性,做好物种保护,如果将来需要,最终能够反哺野外,才是动物园的终极价值。
其实游客不用懂那些技术什么的,当那个动物朝他走来,充满了自信,浑身干净又漂亮的时候,他们就是能感受到。这就是动物园应该给公众的东西,当他看到那些动物积极、勇气、果敢的时候,他自己也会受到影响,这个才是我们和生命对话的时候应该获得的东西,而不是什么动物蜷缩在水泥地的一角,在那儿瑟瑟发抖。”陈月龙说。
给老年熊老马剪指甲

用鸟面具喂养救助的雏鸟

照顾残疾和老年动物

野生动物放归
红山后来成立了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有空的时候,沈志军会和别人一起去放生救治的动物,那和EEP的放归不是一回事,但他还是很喜欢参加这个活动。笼子打开之后,大部分动物都会在几秒钟消失,野猪奔向山林,白头鹎飞向天空。让沈志军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海龟的放生,他和同事开着车把海龟和救护中心其他工作人员从南京送到了广东惠东,两个多月后在那片海域放生了这只龟。
那只海龟从笼子里爬出来,触到了柔软的沙滩,它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定位了大海的方向,开始缓慢地朝着那个方向爬去,它爬得慢,爬一会儿得歇一下,再继续爬,如果前面有人挡道,它会稍微绕一下,一路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洁白的海浪终于触及了它的身体,把它身下的泥沙冲刷干净,它和大海融在了一起,几个起伏之后消失不见。
有人把这一幕拍了视频给沈志军,他看了很久很久,“你看着它一步一步向大海爬去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救助后放飞自然

最挫败的是动物的死亡
红山有一只叫乐申的红毛猩猩,它1999年出生在红山,是这座动物园的明星,它身形巨大,披着橘黄色的厚厚毛发,南京的游客都很熟悉它,有人小时候被爸妈带来看它,长大之后再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
乐申智商很高,会刷牙,能画画,还能配合饲养员捡垃圾和打扫房间。后来,它甚至学会了用绝缘物体去试探电网,2019年6月5日下午,乐申用床单扯开电网,逃了出去,发现之后,兽医远距离对它进行了麻醉。
乐申再也没有醒过来。麻醉后的第一个小时,它呼吸还是平稳的,但紧接着出现了呼吸困难,鼻子有液体流出,那是肺水肿的迹象,开通静脉通路、吸氧、呼吸机也上了,都没有用,一个半小时之后,乐申停止了呼吸。沈志军从外面请来的一位呼吸科主任看了乐申的情况,冲它摇摇头,没希望了,他不相信,几个人继续轮着上去做心肺按压,饲养员一直在喊乐申的名字,摸它的脸和手,几个人按压了一个多小时,都累瘫了,还是不放弃,直到有人慢慢哭了出来。
乐申去世的第二天,南京下了一场小雨,天气阴沉,马可去了乐申的场馆,隔着玻璃看,是空空荡荡的栖架。马可拍了一张照片,在照片的栖架上,乐申最爱待的位置,他用红线勾勒了一只猩猩的轮廓。

理想主义者
这半年,苏原在帮红山申请一个国外的动物园场馆设计网站zoolex,上面发表的都是国际顶尖的动物场馆设计,此前没有任何一家中国动物园的设计被发表,他把红山一些场馆的资料发给了网站的编辑,已经沟通了半年,如果可以发表在上面,是很大的荣誉。他没有告诉沈志军。他希望帮沈志军做一些事,“这些事做完之后不会给他带来其他层面的压力。”
陈月龙觉得,那也许就是红山现阶段必须要承受的,“总要有人先走这一步,然后他就要顶住压力,面对这些,当有一天别人意识到,这才是一个动物园的样子时,这个行业才会有更多好的动物园出现。”
也许沈志军早就收到了自己的奖励,他的办公室摆着一个小画框,那是南京市一家幼儿园的小朋友送给他的礼物,小朋友的字歪歪扭扭,每句话后面都陪着简笔画,他们写:To 100之王(百兽之王):
谢谢你把小动物们照顾的这么好。
谢谢你像家人一样,把小动物的家变的更大更有趣。
谢谢你动脑筋、做调查,让小动物生出了更多的宝宝!
谢谢你教小动物们学本领,让小动物像我们一样更聪明。
我们一定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保护小动物,
请放心,我们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保护小动物、爱护小动物,像你一样,做个有爱的人。
小朋友把这个小画框送给沈志军时,他掉了泪。他把那块黑板摆到了办公室书柜的前面,进出都能看见。
本文摘自谷雨实验室的《孤独矗立的动物园》,原文链接:孤独矗立的动物园|谷雨